“中华孝道传千古,千古中华礼仪邦。先栽树,后乘凉,长者恩德不能忘。”一首小学时代的儿歌,唱出了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鸦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恩,在白云乡龙门村住着章水仙和她婆婆两人,2010年章水仙与前夫离婚,前夫便外出务工。想到家里患病多年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章水仙主动提出由自己照顾老人,就此谱写出一曲彰显孝道的家庭和谐之歌。
老吾老及人之老
春风化雨暖心房
早上6点,天还漆黑一片,章水仙便起床,在自家棚屋外的简易厨房煮起了早饭。7点饭好,叫醒婆婆廖苏芳,帮她洗脸、穿衣、梳头,端着热腾腾的早餐到床边让老人吃下。利用这间隙,她快速吞下一碗稀饭,麻利的将屋里的电暖炉打开,烤火的柴点燃,保证老人温暖。“妈,我去工地了。自己小心点,有事让他们喊我。” 又检查一遍家里的电器等安全,戴上工地的黄色安全帽、穿上工作服,章水仙嘱咐完婆婆,匆匆赶去村上在建小区,开始一天工作。
“就跟我亲生女儿一样没区别。”说起自己的媳妇,老人的脸上笑开了一朵花:“没有她,我早就不在了。”坐在屋里,老人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蓝色袄子,显得精神抖擞。若不是因患内风湿多年导致手脚变形,很难看出这是一位数病缠身,已经79岁高龄的老人。她告诉记者,自己有5个子女,但都在外面工作回不了家,想要照顾自己也是有心无力。自己体弱多病行动困难,这几年全靠媳妇在生活中的细心料理。“对我特别好,不嫌脏不嫌累,屎盆子尿盆子都她给我倒。我走不了路,穿衣、洗头、做饭全靠她。你看天这么冷,还要帮我换洗,那些大衣好难洗嘛。牛奶啊鞋子啊都要给我买,巴适的哦。”老人骄傲的说,左邻右舍都常感叹哪怕亲身儿女有时也未必能做到这样尽心尽力。
乌鸦反哺拳拳意
羊羔跪乳意长长
章水仙很早就失去了亲身父母。嫁入前夫家,公公婆婆对她关怀备至,在她心中,彼此间早就超越了儿媳和公婆的关系。“我在外面打工,回趟家公婆做了一桌子的菜。”回忆过去,章水仙很感动:“下山割肉不容易,他们把新鲜肉全部摆我面前,自己就只吃腊肉。”章水仙生儿子时折腾了两天依然难产,公婆当即请人做了一副担架连夜将她抬下山。那时内风湿加重,行动已经不利索的婆婆坚持一起到医院照顾她,在去街上买生活用品时还不小心被一辆车擦挂。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老两口多年的真心相待让章水仙感恩万分。公公生病时,她正和前夫协议离婚。病榻前,公公拉着章水仙的手,虽已说不出话来,但她知道其中的期许和托付。“公公你放心,不管我们离不离婚,我都会把妈照顾好。”对着牵挂不下的公公,她许下了自己的承诺,并身体力行的忠实执行着。婆婆生病离不开人,离婚后章水仙就一直留在家里照顾。为了多攒点钱贴补家用,今年6月,她才到附近的工地拣拣砖、挑水泥,虽是体力活,每天都能有点收入,她说:“主要图个近,要是下山出去打工,妈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
人人捧出心中爱
中华孝道放光芒
在被问到这么多年有没有觉得特别艰难支持不下去的时候,章水仙想了想,说:“没有,每天想到家里有个妈等着我,特别踏实特别安心,还有什么迈不去的坎。唯一就是担心妈的身体,我希望她能少些病痛。”前几年儿子读书,靠她自己一人供养有些吃力,现在儿子已毕业正在成都工作,假期就和儿媳妇提着大包小包回家看望两人;逢年过节村上和乡上领导还会提着油盐棉被等生活用品来拜访老人;婆婆廖苏芳的儿子女儿也时来探望。一家人的生活正越过越好,她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这对婆媳相处中,记者感觉不到她们之间的任何隔阂和矛盾——这就是一对普普通通感情笃深的母女,平实、朴素、乐观向上。她们晚上会烤着火聊聊家常,章水仙谈谈一天见闻,老人说说附近邻居发生的事情,两人商量着未来生活计划,心与心的距离是如此的贴近。“小区已经在修,等搬进去,我们就让妈住一楼,出门方便。”章水仙说,现在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小区建好一家人搬进新家,儿子媳妇常回家住住、婆婆身体康健,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