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树康是我县白云乡蜈蚣村五组的村民,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偏远山区,这几年来,白云日新月异的变化他看在眼中,乐在心中。“路通了,产业发展更强劲;水通了,生活水平得提升。”
白云乡地跨长秋山深丘及山地,是我县最大山区乡,由于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该乡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县其他乡镇。近年来,白云乡以争当“三个典范”活动为主线,认真研究上级各项政策,强化项目包装,积极对上争取,加快了白云乡的建设和发展步伐,现已完成一般场镇改造、让95%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新建(在建)道路27.7公里……
准“突破口”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们祖祖辈辈用水都要到很远的井里挑水,遇上下雨,道路湿滑,挑起水就更难受了,最主要的是水质也得不到保障。现在好了,县水厂的自来水直通家里,也不用为水质发愁,非常方便。”蒲树康对记者介绍起了他们家用水的历史。今年,白云乡党委政府积极对上争取,引进资金1000万元,于年初开始在全乡实施饮水改造提升工程,经过十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已全面通水,目前全乡自来水覆盖率达95%,让全乡6个村的群众和城镇居民一样用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改善基础设施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抓手。白云乡党委副书记李强说:“柑橘是我们乡的主导产业之一,但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特别是道路交通问题,造成了白云乡的相对闭塞、市场信息不对称,难以让白云的产业融入到全县产业的蓬勃发展之中。”
鞍山路是白云乡鞍山村、蜈蚣村的主要出行道路。由于该路破损严重,村民出行和产业发展都受到影响。村民李仕龙家中种了10余亩柑橘,因为道路问题,运输成本增加,造成他家乃至全乡的水果售价始终低于全县其他乡镇同品质的水果售价。
今年以来,白云乡党委政府在教育实践和争当“三个典范”活动中,视群众为亲人,问需于民,积极想办法、找出路、谋对策,解决了资金筹集、土地征用等一系列问题,改建了鞍山路、朝白路、顺白友谊路,建成蜈蚣幼儿园,实现全域自来水供应,天然气接入小区,“手拉手”电力改造,健康小屋投入使用,从而解决了困扰山区群众多年的“行路难”“入园难”“用水难”“用电难”“就医难”,“生态白云,美丽乡村”的雏形正在呈现。
打好“组合拳”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作为山区乡,在争当“三个典范”活动中,如何彰显自身工作特色和亮点,比条件、比产业、比基础肯定不如坝区乡镇。但是,白云乡党委政府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通过认真分析自身发展情况,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汇报,大力争取项目落户白云,促进全乡发展。截止目前,该乡共争取到“抗旱提升工程”等市级项目7个,资金近2000万元。陆续实现6个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719户农民的分房入住,光纤、电力改造顺利竣工,一般场镇改造如期完成。
记者了解到,白云乡在争当“三个典范”过程中,对争取到的项目积极推进,统筹运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实现帮扶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如今的白云乡场镇相比过去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道路、风貌,还是环卫、消防等配套设施完善而美观。“该项目是将市级一般场镇改造资金与土地整理、农户自筹等整合,进行全面的改造,让面貌焕然一新。”白云乡党委副书记李强说,“争取上级的帮扶项目和资金很不容易,而且很有限,我们统筹安排运用,打好‘组合拳’,才能放大其效益,实现‘小项目、大效果’。”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白云乡还将开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快山区建设,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实现山区变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