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一景
李劼人故居,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东郊上沙河堡。因其屋傍“菱角”堰塘而建,李劼人题名为“菱窠”。是成都市郊著名景点。
故居始建于1939年,主屋原为一楼一底的悬山式草顶土木建筑,1959年改为瓦顶,木柱改成砖柱,并将二层升高。1983年经全面维修。占地约4.95亩,主屋及附属建筑面积共约2000平方米。庭院中有溪水、曲径及屋主生前手植果树花木多株。
1987年,成立李劼人故居文管所,以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加强保护管理。1987年6月,故居正式对外开放。1989年,在《成都晚报》所开展的“蓉城新景”评选活动中,李劼人故居被评为“蓉城八景”之一。1991年由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李劼人故居文管所更名为李劼人故居博物馆博物馆。2012年,更名为李劼人故居纪念馆。
李劼人简介
李劼人简介李劼人(1891-1962),原名李家祥,四川华阳(今成都)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卓有成绩的报刊编辑、实业家和成都市副市长。中学时代大量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擅长讲述故事。1912年发表处女作《游园会》,1919年赴法国留学,曾任《群报》主笔、编辑,《川报》总编辑。各种著译作品达六百万字。其小说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大河三部曲”。它们以磅礴的笔触书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现实,是具有时代和地方色彩的民族史诗,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成功书写了四川保路运动和四川辛亥革命的长篇历史小说系列。李劼人因此被誉为:“成都真正的历史家”,“川西民俗的百科全书”。
在李劼人研究学会学者和四川各大高校教授努力下,其全部作品结集为《李劼人全集》(17卷共20册,六百余万字)于2011年9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链接:《李劼人的旧宅》
来源:成都日报
提到成都现代著名作家李劼人的故居,都知道是沙河堡外的菱窠,其实那只是他后半生二十多年的住所,前面四十多年大都在状元街度过。状元街有一个杨家大院,曾是李劼人外公的私宅,院子很大,不仅有宽敞的院坝,有树木灌丛,甚至还有戏台。
李劼人祖籍湖北黄陂,其上溯八世先祖李述明于清初逃荒入川,是“湖广填四川”移民潮裹挟的一分子。李述明沿途卖布兼做郎中,后来定居成都,但两三百年下来,直到李劼人出生,李家仍然没有在成都或省内其他地方置一厘地,买一片瓦,祖祖辈辈都是租房居住。1894年,3岁的李劼人随母亲杨氏搬到了外公和舅舅家,也就是母亲的娘家杨家大院。从此,李劼人就以这里为家,中间只有几段时间因为远行而辞别。9岁时他跟着捐了个候补小官的父亲前往江西,6年后父亲病死,他又只好和病残的母亲扶灵溯江返川,母子俩仍寄居在状元街的杨家大院,此时外公已经去世,家道中落,母亲、祖母和曾祖母三代寡妇,带着李劼人一个未成年的男丁。娘儿俩的生活来源除了母亲娘家的接济,只有出售手搓自制祖传的一种保赤丸,换点儿微薄的收入,根本无力单独租房。
又过了13年,李劼人从这里出发去法国留学,临行前他与母亲的内侄女、堂表妹在这里结了婚。1924年归国回到成都,李劼人还是住在这里,直到1933年6月,应卢作孚邀请到重庆民生机器厂当厂长,当年秋天从状元街杨家大院把妻子儿女接到重庆江北。两年后因与厂方发生矛盾,举家回到成都,开始在西门斌升街另外租房居住。 1938年7月,为了躲避日本飞机轰炸成都,他才在沙河堡外的菱角堰买地建房,这时李劼人已经年满47岁,可以说他的前半生都留在状元街了。
李劼人在状元街度过了不识人间愁滋味的童年;度过了华阳中学毕业后又与郭沫若、周太玄做四川高等学堂同班同学的青少年时期;度过了毕业即失业的苦闷光阴;留法前他就已经在这里写作并陆续发表了近百篇短篇小说;回国后他又在状元街翻译了多部法国长篇小说,每天从这里到成都大学和四川大学教授文学课。他的一对儿女也出生在这里。1930年辞去成大教职后,他甚至利用杨家大院在旁边指挥街开的侧门,开设了一家“小雅菜馆”,专门经营家常川菜,李劼人亲自下厨掌勺,有好几道菜还是他自己琢磨发明的,已经成为传统川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