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的皇城(天府广场)
今日天府广场(图片来源:网络)
成都天府广场闻名遐迩,有人赞誉:天府广场是成都的“天安门广场”。
天府广场最早叫皇城坝,是西蜀皇帝阿斗的皇宫,有城楼,城楼有三道圆门通贡院,城楼前有一对硕大雄伟的石狮子,甚为壮观,气派非凡。解放前在这里开过“保路群众誓师大会”,解放后每逢“五一”、“十一”的群众集会,都是在这里举行的。每次开会都有数十万人参加,早上六点钟开始,整个广场就响起了《歌唱祖国》的嘹亮歌声。会后举行大游行,各单位组成的方队,打着腰鼓,跳着舞,喊着口号,唱着歌通过主席台接受检阅,彰显着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
有一次我们是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歌曲,组成一百多人的方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通过主席台的。陈若秋老师是站在“吉普车”上指挥着行进的队伍,充分地凸显了中国青年不可战胜的雄壮气势,令人终身难忘,至今想起来都还令人斗志昂扬,信心百倍。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省革筹”搞了一个“敬建工程”,炸了城楼和石狮子,从各地拉来石料、建材,修成了“万岁展览馆”(也就是现在的“科技馆”)。展览馆上面有竖立的林彪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红色霓虹灯管大字;展览馆前面有毛泽东主席挥手的汉白玉巨幅塑像,伟岸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广场上经常举行几十万人的群众集会,队伍从主席像下一直要延伸到三桥(百货公司与新华书店之间,原来有御河,河上有三座桥横跨在河上)。有时队伍甚至要排到红照壁和锦江大礼堂前面。整个广场上红旗招展,口号震天,变成了沸腾的人潮海洋、红色海洋。
成都人通常把天府广场习惯地叫做人民南路,作为休闲散步的地方,附近的人晚饭之后总是要到广场花园去走一走,坐一坐,一边摆摆龙门阵,一边纳凉。如有客人来成都耍,还要到这里来照像留念,我和同学一起用“华山牌”相机照过,我用“海鸥牌”照相机给孩子照过,像片至今还保存着。外地人昵称这里是成都最安逸的地方,有朋友问我:你家在成都哪一门住,我就会开玩笑地说:“成都最安逸的地方,毛主席挥手的下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