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客户端

触屏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关注微博 RSS订阅

  • 蒲江西来古镇街景
  • 大兴镇炉坪新村 - 大兴镇炉坪村距县城12公里
  • 历史传承的生态食品 蒲江米花糖
  • 成都的那些美味些,你晓得不
  •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当前位置:蒲江乡村旅游网 > 蒲江资讯 > 休闲度假 > 浏览资讯

成都拍客昆虫世界的美丽捕手

2014年03月23日   来源:蒲江乡村旅游网    点击:
分享到29.5K

拍张好照片常常要在丛林里守候很久

匍匐拍摄是标准拍姿

正在拍摄地面上的蛱蝶

正在吸水的凤蝶

双翅平展

水虿羽化之仰体向上

  微雨纷纷的天台山上,几位摄影者静静地半蹲在丛林间,身前的三脚架上支起一架架相机,镜头对着1米处灌木丛,好长时间,他们一动不动,他们在拍昆虫。在成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跟随昆虫的脚步,用微距相机演绎昆虫的世界,而这些摄影者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微观世界的捕捉者。

  繁星下的拍虫人  感知生命的力量

  圈子初识

  又是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钟茗拿出专用口哨吹起了“集结号”。不一会,营地空坝上站满了“荷枪实弹”的队员:相机、脚架、灯架、头灯、电筒……夜拍昆虫开始了,这样的活动贯穿钟茗的整个夏天。

  49岁的钟茗是川音杂志美编,他从小就喜欢拍照。2004年,钟茗买了一台Canon EOS10D。“一开始,我也和别人一样,拿着相机拍拍锦江,照照风景。”钟茗说,那年的一月初,他和同事安冰冰教授一起在办公室切磋摄影技法。安冰冰拿着一个镜头告诉他:“这是佳能的微距镜头,用数码相机拍出的效果非常惊人”。

  他俩在楼下的花园里找到一只蜗牛,蜗牛探出头的瞬间,钟茗迅速用微距镜头捕捉到。“蜗牛触角上的斑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种震撼让人难以忘怀”,这次的经历由此打开了钟茗摄影的新领域。

  为了拍好昆虫,钟茗变成了“昆虫专家”,昆虫的种类、生活习惯、分布情况,他都了如指掌。随着钟茗作品在网上不断的增多,镜头下的昆虫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崇和追捧,很多昆虫摄影爱好者成为了他的粉丝。

  2006年,钟茗发起了“成都昆虫拍摄团队”,组员们用QQ群交流,定期组织拍摄活动。团队成立之初,只有4名爱好者,随着圈子的成熟,到现在队员已增加到20多名。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拍摄,开始在拍摄中做研究,探索一些有深度的主题。每年5-8月,他都和队员们一同去追逐昆虫的脚步,到成都周边的山上,或者到海南等地捕捉美丽。拍摄之余,大家就聚在一起做好来年拍摄的前期考察、细致策划。

  圈子乐趣

    千年等一回 见证羽化奇迹

  40岁的王超是“成都昆虫拍摄团队”的队员,他在大邑山区开了一个农家乐,王超没事就到山上去和昆虫“约会”。

  王超和昆虫的邂逅是在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钟茗拍摄的昆虫图片,立刻被图片传递的生命力所感动。好奇心驱使王超向钟茗拜师学艺,从此醉心拍摄昆虫。

  去年4月,一家杂志向王超约稿,请他拍摄独角仙的成长过程。那段时间,王超和圈子里另一名队员陈献勇一起,几乎每天都会背着锄头上山寻觅。10多天后,王超终于在一段腐木里发现独角仙的幼虫,又经过了20多天的寻找,两人一共找到4条幼虫。王超把幼虫带回家,精心照顾。上百天的等待后,终于盼来了羽化。王超说,独角仙幼虫成长变化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但羽化只有1个小时左右,要是错过了,此前的一切等待都会化作泡影。

  在队员姚著记忆中,最难忘的就是第一次夜拍遇到蝉羽化。当时在完全没有昆虫基本知识的情况下,一只即将羽化的蝉神秘莫测地爬上了姚著的相机,钟茗迅速把它移到一处安全的树枝上,架机、角度、焦平面等一系列拍摄动作在师徒间展开。长夜漫漫,虫与人彼此守候。当看着这只又脏又丑、毫不起眼的“土猴儿”摇身一变成为身披霓裳羽衣的成蝉时,姚著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在暖风熏人的夏夜里,姚著第一次见证了生命蜕变带来的奇迹。

  圈子故事

    日久生情  把虫子当宝贝照顾

  在长期的接触下,拍客们也会和他们的昆虫碰撞出情感,演绎出故事。圈子中,每个发烧级的拍摄者都做过一件事:养昆虫。

  2011年夏天,王超从大邑抓了两只丽眼斑螳螂送给师傅。钟茗用盒子给螳螂做了一个舒适的家,螳螂只吃会动的活物,钟茗每天晚上都想方设法活捉飞蛾喂螳螂。渐渐天冷了,夏天的飞蛾虫子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活物给螳螂充饥,钟茗又想出一个奇招:强行喂食。他用牙签沾上蜂蜜,抹在螳螂嘴上,让螳螂吃到营养丰富的“补品”。不久后,奇迹发生了,两只螳螂交配了,交配后的雌螳螂居然没有按照惯例吃掉雄螳螂。“可能是我把它们喂得太饱了,雌螳螂不需要靠吃雄螳螂维持体力。”

  经过多月的精心照料,2012年初,雌螳螂产的卵全部孵化了,上百只小螳螂密密麻麻,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小螳螂出生就张口要吃东西,否则活不下来。第一次当“螳螂妈妈”的钟茗连夜开车到红砂村,打着电筒在玫瑰花上找蚜虫,可他寻遍了花田仍然一无所获。空手而归后,钟茗又想出一个奇招:用蛋黄酱和肉喂养小螳螂,靠这个办法撑了10多天,但小螳螂长大后不再吃饲料,开始互相残食,很快就全部死掉了。

  类似的经历,王超也曾有过,2013年,他把花大力气找到的4条独角仙幼虫养大后,想拍摄独角仙的交配过程,就拿出两只成虫放在院子里的树上,让它们自由活动。“没想到,它们还没有交配就飞走了。”

  圈子感悟

    白天不懂夜的黑  只有少数人能坚持

  昆虫拍摄,在一般人眼中,是一个好玩又稀奇的爱好。钟茗刚把昆虫照片放上网那会,美丽的画面吸引了很多人,他们纷纷加入成都昆虫拍摄团队,不惜重金购买专业设备,可真正坚持下来的只是少数能吃苦耐劳的人,有人坚持不到半年就走了。“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活儿。”钟茗说,大热天里,我们背着几十斤重的设备翻山越岭,为了不熏走拍摄对象,大伙都不能抹花露水,在树林里听凭花脚蚊子蜇咬,有时整个手臂都布满疙瘩。一伙人大晚上对着虫子一守就是几个小时,只有蚊子的嗡嗡声和漫无目的地东爬西爬的虫子。“那些年轻妹妹吃不消了,哭着喊着要回去,最后只剩下我们一群老男人。”

  在拍摄昆虫时,队员们还常身处恶劣的环境。在拍蜻蜓时,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地带搜索,常年积水的沼泽里含有甲烷和二氧化碳,太阳的炙烤,地热的蒸腾,两股气流交织产生的瘴气对人体及不利,体质稍差就会晕倒。可蜻蜓“捕手”们凭着超凡的坚韧,捕捉到了生动有趣的照片。

  加入圈子另一个奢侈的门槛,就是大把的时间。大伙一般都结伴到鹤鸣山、天台山、西岭雪山甚至外省自然保护区拍摄,一拍就是十天半个月。圈子里有几个需要上行政班的队员,只能选择周末参加拍摄。

  最后留下的人,也是发自内心深爱昆虫摄影的,队员间建立起深深的情谊,互相用热情鼓舞着。队员奚劲梅说,在每一个拍虫者眼中,每一只虫子都是一个美丽的精灵,无论它们是否长有轻盈的翅膀、是否披着绚丽的彩衣、是否摆出威武的架势,在镜头里,它们就是一道道灿烂光芒。当这些经历转化为影像,将成为缔结人与昆虫的纽带与归属。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休闲度假】栏目资讯,请点击【休闲度假】查看!
 以下是对 [成都拍客昆虫世界的美丽捕手]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推荐院落 more
  • 樱桃园
    人均消费:50元
    预定电话:13678109932
  • 观湖楼
    人均消费:50元
    预定电话:待添加
  • 顺苑山庄
    人均消费:40元
    预定电话:待添加
  • 茶马世家
    人均消费:60元
    预定电话:13666176871
  • 龙谷水岸
    人均消费:30元
    预定电话:13540419398
  • 紫藤苑
    人均消费:30元
    预定电话:028-88591639
  • 黄桷树
    人均消费:40元
    预定电话:028-88591755
  • 金岑源农庄
    人均消费:40元
    预定电话:028-88628828
  • 家华农庄
    人均消费:30元
    预定电话:待添加
  • 静丽庄农家乐
    人均消费:30元
    预定电话:待添加
最新资讯 more
29.5K
服务热线: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在线客服:有事请留言

手机APP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服务时间:早9:00-晚22:00
服务电话:1811656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