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有代谢,民居亦然。伴随着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拓宽改造,散布在城区内外那些古色古香的老宅院落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而这一万物之源使邛崃现有不多的老宅院,显出某些意味深长的斑痕……这些古老民居有的雍容华贵,气派大方;有的清雅幽深,古韵深邃;有的奇巧玲珑,端庄秀美……
位于临邛镇兴贤街、总面积1192平方米、房屋98间的宁宅,是全木结构的清代庭院。建筑布局和装饰风格以川西民居为主,同时又融合了北方民居的特点,其格局在四川十分少见,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
由五个四合院构成的“日”字形宁宅,仍不失生动和清纯。
外檐精致不浮华,多样不繁杂;内檐雕花主次分明,富有情趣。
窗有半窗、长窗,柱有飞柱、垂莲柱、基础柱、雕花矮柱。
在火井镇狭窄幽长的老街瓦屋丛中,竟隐伏着一幢形如碉堡、西式风格的建筑。临河的墙基和五分之二以上的墙体均为石料垒砌,好一派固若金汤、咄咄逼人的气势。再加后墙上几处用作防御的枪眼,如同一座陈年古堡。
海屋的大门石料镶砌,形如半月,依墙而建,厚重结实。高大、气派的拱门两侧,是小间对称,有点像旧日主人为保镖设置的岗哨。如今的海屋已是成都尔玛民俗博物馆,馆内藏品7000多件,展厅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主要是羌族地区汉代时期的陶器、瓷器、铜器、民族服饰、生活用具、打猎工具、古钱币、汉珠等系列。
天井四周为木屋,窗格门扇为镂雕花饰。
有着七八十年历史的海屋几乎从未整修过,但却保存完好,上千平方米的建筑中很难找到一处腐烂的木板或檩柱。
天井多,是银家大院的特点之一,原有的七个天井使整个建筑在当初呈“七星拱月”状。
李家大院坐落于平乐花揪山的半腰,整个建筑呈古堡形,赭青色。
李家大院的地基为土石方混合夯填,明暗垒石堡坎均采用大条石镶砌,层层叠叠,犬牙交错,坚固如磐,古宅的第一道龙门就夺人眼目。
闻名川西的李家大天井能铺48床晒簟,地坝则用838个两尺见方的青石板镶嵌而成。虽经百年风雨,依然平整,光洁照人。
“皇恩宠锡”的镂雕镏金古匾,显示了李家先辈曾经的荣耀和辉煌。
李家大院正房连偏房,大院套小院,房屋众多,路径复杂,涉足其间犹如进了迷宫,若无人导引,很难轻易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