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客户端

触屏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关注微博 RSS订阅

  • 蒲江西来古镇街景
  • 大兴镇炉坪新村 - 大兴镇炉坪村距县城12公里
  • 历史传承的生态食品 蒲江米花糖
  • 成都的那些美味些,你晓得不
  •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当前位置:蒲江乡村旅游网 > 蒲江资讯 > 蒲江人文 > 浏览资讯

南宋蒲江七进士、魏了翁及鹤山学派

2014年05月02日   来源:蒲江乡村旅游网    点击:
分享到29.5K

蒲江县史志办公室

 

一、南宋蒲江七进士

蒲江,人文底蕴厚重,代不乏贤,科举世代,南宋蒲江魏高氏一门七进士,在四川乃至全国亦罕有。据魏了翁著《鹤山全集》和《宋史》记载,魏氏家族世代居住在南宋邛州蒲江县盐泉乡田家卯(今蒲江县鹤山镇齐心村),后因魏氏子弟接踵科举,家道昌盛,举家迁入蒲江县城。魏了翁祖父魏大昕,祖母高孺人,生七子。第六子魏存,因高孺人之兄高黄中无子,乃过继给高氏,改姓不改名,此为魏了翁生父。高娶妻谯氏(其父曾任射洪县主薄,长江县令),生高载、高稼、高崇、高定子、高茂、魏了翁。因魏了翁本家二伯父魏上行无子,高随尊母亲高孺人命,将魏了翁归宗本姓,过继给魏上行。魏文翁为魏了翁堂弟,高斯得为高稼之子。

高载、高稼、高崇、高定子、魏了翁、魏文翁、高斯得等七人,相继科举进士,以血统论,为一门七进士。以姓氏论,为二门七进士。

二、魏了翁传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南宋蒲江人。生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嘉熙元年(1237年)。原姓高,父高,母谯氏,后过继给魏家,从魏姓。

魏了翁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大师,进步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是宋代继蜀学“三苏学派”之后,发扬光大蜀学的领军人物,开创了“鹤山”学派。

魏了翁幼年从诸兄入学,受教于宿儒杜德称,勤学聪颖,俨如成人。“日诵千馀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神童。年十五,著《韩愈论》,抑扬顿挫,见解独到,有作者风。

庆元五年(1199年),魏了翁进京应试,宁宗主考,答“兵民财吏之弊”,见解精辟。钦点进士第三名,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职。

嘉泰二年(1202),应召进京,任国子监国子正职。是年,24岁的魏了翁与资州提刑杨熹之女成婚。

开禧元年(1205),上书“战备不足,缓兵蒙古”, 韩佗胄遣御史徐楠对魏了翁加以“对策狂妄”罪名,贬为秘书省正字。

开禧二年(1206),改任校书郎。是年,魏以父病重为由,请调回川,任嘉定(今乐山市)知府。年秋,了翁“归自万里”,回到故土蒲江。年冬,韩佗胄误国被诛,光宗召魏了翁回京,因史弥远专权把持朝政,魏了翁为父守制,乃“三辞聘召”不从,而开始在蒲江兴学育才,开化民智。

嘉定三年(1210),魏了翁在蒲江县城北门外白鹤山创办第一所“鹤山书院”(今四川省蒲江中学)。书院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治学理念,课以理学宗师朱熹及其弟子所著经典著作、魏了翁从皇室书库眷录的儒学秘本及其家传藏书等,卷帙浩繁,并由魏了翁躬亲授教。魏了翁兴学育才,成效卓著,《宋史》有“士争负笈从之,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的记载。其门徒中,相继高中进士及担任重要官职者有嘉定进士、吏部尚书、丞相游似,嘉定进士、刑部尚书吴泳,嘉定进士、礼部尚书牟子才等多人。

魏了翁政治上力主革新,提出了一系列均贫富、等劳逸、致民裕、量才授职、限制特权等社会改良主张,但终因直言遭忌而历尽人生坎坷。

嘉定四年(1211)冬,宁宗诏魏了翁,复职任眉州知府,选贤用能,重民生,修渠堰,兴教育。《宋史》载“利民之事,知无不为”。其后,迁任潼川府路提点刑狱公事。

嘉定八年(1215),兼提举常平等事,迁转运判官。

嘉定十年(1217),迁直秘阁知泸州,主管潼川府路安抚司公事。

嘉定十一年(1218)春,魏了翁生母病亡,奏请解官回乡,为母守制,同时,第二次在鹤山书院教学授徒。此次主教蒲江鹤山书院,约三年时间。其间,嘉定十二年(1219),了翁堂弟魏文翁回蒲江,居家两年。其时,魏了翁读《三礼》,招李坤臣共读,文翁参加。了翁门人高斯得等书院诸生“执经坐下”,士无远近,负笈来学,师生各有相长之益。嘉定十三年(1220)春,魏了翁有短时间去简州,作许奕《神道碑》。年六月,为李从周《字通》作《序》,落款为“白鹤山人魏了翁”。

嘉定十三年(1220),宁宗下诏赐周敦颐谥号曰“元”,赐程颢谥号曰“纯”,赐程颐谥号曰“正”。为此,魏了翁作《周元公程纯公正公谥告序》,将此事广为宣传,并要求学者以理学思想为指导,端正求学态度。

嘉定十五年(1222),魏了翁奉召入京,任兵部郎中,又改任司封郎中兼国史院编修官。

嘉定十六年(1223),任省试参详官,迁太常少卿兼伺立修注官。

嘉定十七年(1224),迁秘书监。

宁宗卒、理宗即位,改号宝庆元年(1225),时易事迁,上奏请辞未准,迁起居郎。因主张革除朝政弊端,任工部侍郎代理尚书,乃称病不愿出任,改授集英殿修撰、常德府知府。史弥远把持朝政,指使谏议大夫朱端弹劾魏了翁“欺世盗名,朋邪谤国”,理宗下诏将魏了翁黜降三级,贬往靖州(湖南怀化市靖县)。

宝庆二年(1226),魏了翁谪居中,在靖州兴学,创办湖南靖州最早的书院——鹤山书院,此为魏了翁创办的第二所鹤山书院。魏了翁将“鹤山优良的治学风尚,广为传播到湘、黔、桂3省接壤的偏僻地区。当时,靖州地处偏僻,是建郡仅120多年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魏了翁在靖州创办鹤山书院,把比较先进的文化带到侗乡村寨,对开化民智,培养当地人才,促进靖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意义不限于当时,对历史也产生重要影响。

魏了翁因官场失意,更加把精力放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上。执教靖州鹤山书院期间,不仅教学,且勤于著述,《九经要义》、《周易集义》、《古今考》等重要著作,在此间完成。他还撰写了不少如记、序、跋等各种体裁的文章,均被收入《鹤山集》。此外,魏了翁在靖州写给各地学者的书信计69篇,也被收入《鹤山集》。魏了翁在靖州鹤山书院时的著述,占了他一生著述的大部分。

从宝庆二年(1226)到绍定四年(1231)秋复职离开靖州止,共5年时间,这是魏了翁从事教育较为重要且较为集中的一段时间,他将儒家诸经义疏,重新编校,在治经学上下夫,从而提出自己独具特色的经学思想,通过讲学,传播自己的思想。《宋史》载:“一时湖、湘、江、浙之士,不远千里负书从学”。各地学者云集,其中,包括学者陆九渊之子陆持之的门人,绥宁学者戴立本,全州学者滕处厚、蒋公顺,四川学者学者高得、程掌、虞兢等人。

绍定四年(1231),理宗诏魏了翁复职,任宝章阁待制、潼川路府安抚使、泸州知府。

端平元年(1234),复诏入京,任华文阁待制,又上疏论朝政“十弊“,半年期间,上20余疏。后迁代理礼部尚书加院直学士、礼部尚书。

端平二年(1235),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职。之后,再受嫉谤,为避嫌,5次请辞归老,理宗封赠临邛郡开国侯,并面赐御书《严武赋》及“鹤山书院”四个大字。月余,理宗复诏魏任资政殿学士、湖南安抚使、潭州知州。了翁力辞,乃改任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

嘉熙元年(1237),魏了翁在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吴县地)因病笃逝世。理宗深感对其“用才不尽”,诏封太师、谥号文靖,累赠秦国公。后人为纪念魏了翁,在其曾寓居的邛崃、眉山、泸州、及江苏苏州等地,兴办了鹤山书院或鹤山书堂。

魏了翁崇尚理学,反对佛、老学说,奉行“神怪必不语,老佛必斥攘”之道。其师承朱熹思想,又受陆久渊学说影响,终融会变通两派思想,进而转到心学为主的立场,认为“心即天,心即理”,主张“尽心以求诸理”,借此“端正人心”。其学术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

魏了翁著述颇丰,有《鹤山全集》109卷、《九经要义》263卷、《国朝会典》200卷、《古今考》20卷、《经外杂钞》3卷,《经史杂钞》、《周礼折衷》、《读书杂钞》各2卷,《周礼井田图说》、《蕉窗杂录》、《幽风考》、《正塑考》各一卷及《鹤山诗集》、《魏了翁词》,以及大量题跋、奏议、铭文辑录。

魏了翁不仅精于文辞,且兼善书法。其书法笔力遒健俊逸。有墨迹《昭代亲友帖、《论三家书》传世。真迹有夹江县之真书“云呤山”、隶书“家庆楼”,大足县之篆书“毗卢庵”、真书“宝顶”,潼南县之真书“鉴亭”等。明代《书史会要》称“鹤先生善篆,不规规然绳尺中,而有自然之势。尝以篆法寓诸隶,最为近古。”

三、鹤山学派

魏了翁曾筑室于白鹤山下,号“鹤山”,学者称“鹤先生”,因称所创学派为“鹤山学派”。鹤山学派为继北宋蜀学“三苏学派”之后,在全川乃至全国影响深远的学术派别。

了翁为二江学派范子长、范子该所嫡传。范氏师事南轩学派张拭,了翁从中接受了张拭学说。既而潜心研究张拭、朱熹之学,成为二人私淑弟子。与同宗兄弟高载、高稼、高崇、高定子及真德秀、辅广、李燔、张冶、李坤臣、李从周等互相切磋学术,在长期的学术和教学活动中,确立了以他为代表的鹤山学派。

鹤山学派由魏了翁的家学和弟子组成,其中不乏当时的著名人物。一传、数传弟子中著名者有:魏文翁、郭黄中、吴泳、游似、牟子才、王万、史守道、蒋公顺、税与权、膝处厚、蒋重珍、许月卿、史绳祖、叶元老、严植、张端义、赵范、赵葵、牟应龙等。

此派为学旁搜诸家,广取博收,以钻研儒家经典为主,融合朱熹、陆九渊两派学说,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魏了翁作为鹤山学派的代表,集宋代蜀学之大成,他在宋代蜀学乃至整个宋明理学史上的地位,不可低估。正是因为魏了翁的理学在当时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些学者慕名向他求教,并使他享有“南方共宗鹤山老”的盛誉。

鹤山学派反对虚无之说,谓“虚无,道之害也”。认为“宇宙之间,气之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在人则阳魂为神,阴魂为鬼。二气合则魂聚魄凝而生,离则魂升为神,魄降为鬼”。又认为“人物之生有刚柔,于是乎有善恶。刚之善也,其言直以畅,恶也,其言粗以厉。柔之善也,其言和以舒,恶也,其言阂以弱。”主张通过修养变化气质,谓“志有所守,而大本先立,则气得其养,而生生不穷。夫如是,可以变化气质,愚明柔强,虽引为圣贤可也”。倡言推尊理学以改变社会风气。力主为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人定爵谥,表彰周、程开创理学之功。

鹤山学派重视读书穷理工夫,谓“益知读书穷理工夫无穷,此不是黔奇街博,义理所系,世变所关,不容草草”。读书穷理的目的是“涵养气质”,转变社会风气。此派特别重视“心”的作用,认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又为天地之太极,以两仪,以命万物”。指出“是心之明,光乎日月,然则心者神明之舍,所以范围天地,出入古今,错综人物,贯通幽明”。此派提倡“寡欲”,而不提倡“无欲”,认为“圣贤言寡欲矣,未尝言无欲也”,“天理人欲同行异情,以此求之,则养心之说备矣”。

鹤山学派宣扬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的贵贱贫富的界限是不侵犯的“天险”。特别重视学校教育,人认为“崇学校在于养士气”,“涵养气质以成其材,而待国家之用”。为学主张多读原著,谓“读书虽不可无注,然有不可尽从者”,指出“不欲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得活精神也”。

鹤山学派代表著作有:魏了翁《鹤山大全集》、《九经要义》,魏文翁《中庸大学讲义》,吴泳《鹤林集》,王万《心铭》、《淡斋规约》、史守道《传斋集》、《春秋统会》,税与权《易学启蒙小传》。

鹤山学派学说曾盛行于四川邛眉一带,明清时期仍有传人。

                     

 

更多【蒲江人文】栏目资讯,请点击【蒲江人文】查看!
推荐院落 more
  • 樱桃园
    人均消费:50元
    预定电话:13678109932
  • 观湖楼
    人均消费:50元
    预定电话:待添加
  • 顺苑山庄
    人均消费:40元
    预定电话:待添加
  • 茶马世家
    人均消费:60元
    预定电话:13666176871
  • 龙谷水岸
    人均消费:30元
    预定电话:13540419398
  • 紫藤苑
    人均消费:30元
    预定电话:028-88591639
  • 黄桷树
    人均消费:40元
    预定电话:028-88591755
  • 金岑源农庄
    人均消费:40元
    预定电话:028-88628828
  • 家华农庄
    人均消费:30元
    预定电话:待添加
  • 静丽庄农家乐
    人均消费:30元
    预定电话:待添加
最新资讯 more
29.5K
服务热线: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在线客服:有事请留言

手机APP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服务时间:早9:00-晚22:00
服务电话:1811656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