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潭公园位于成都市区浣花溪南岸,与青羊宫、杜甫草堂相邻,占地约135亩。公园内主要以盆景为主,在植树配置上突出四川特色,其中尤其是以兰花盆景享有盛名。公园内主要由磊园、白花园、慧园、西苑、国香园、盆景园等组成,其布局各具特色,非常巧妙。
历史发展
古代记载
据《蜀中名胜记》记载:浣花溪之处,一名百花潭,溪上民家之女任氏,家境贫微,为人勤劳善良,一日在潭边为病僧洗涤袈裟,莲花辄应手而出,整个水面漂满百花,故名"百花潭"。自唐代以来,百花潭就已成为成都人的郊游胜地。诗人杜甫在此留下了“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名句,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
公园前身
百花潭的前身是成都百花潭动物园。始建于1953年,取名为“成都市百花潭动物园”,是以饲养野生动物为主的公园,占地面积50余亩,它的位置在成 都新西门外的百花潭侧,公园的北边紧靠锦江,一座风格独特的木船浮桥与动物园的正门相连,风景优美,引人入胜,特别是在夏末秋初,冬春交接之际,江内波浪起伏,岸上修竹婆娑,进入园内听到宏亮的兽吼和悦耳的鸟鸣,使人倍感到大自然的可爱。百花潭动物园极力搜集我国西南所产动物,培植地方特点,1953年10月百花潭动物园开园时共展出花豹、雪豹、九节狼、狮子猫、雕、鹰、鳄鱼、黑熊、梅花鹿等动物34种,114只。经过几年的发展共展出动物100多种。1976年动物园正式搬迁至成都北郊,建立了成都动物园。同时将百花潭动物园规划改建为综合性公园,于1982年重新向游人开放,更名为百花潭公园。
园内景点
公园占地4万平方米,北大门是一座跨越锦江的廊桥,古朴典雅。园内布置有十多个景区,其中的盆景区,花墙相套,园中有园,有“透、漏、空”的风格。这里陈列的近千盆山水、树桩盆景中,以沙碛石和桩头最具特色,突出了剑南派盆景“古朴秀雅、苍劲健茂”的艺术风格。国香园内展出各类名贵兰草上万株,取“气压群芳,香冠一国”之意。此外,园内还有百花园、木棵园、鸟鱼廊、西苑、石肪等园景,各有情趣,巴金慧园、仿九寨沟的大型瀑布别具一格。
公园内主要由磊园、白花园、慧园、西苑、国香园、盆景园、浣园等组成,其布局各具特色,非常巧妙。盆景园是一个小巧玲珑,中国古典式园庭。园内以山石、树桩盆景为主,体现川派盆景的风姿。磊园高达11米的人工瀑布,是模仿九寨沟风景区诺日朗瀑布和五彩池秀丽风光建成,瀑 布下的溶洞长10余米,洞内各式钟乳石千姿百态,相映成趣。慧园是据巴金饮誉世界文坛名作《家》中对园林及其建筑的描写为蓝本设计和修建的,占地26.5亩。它是一组仿清末民初川西民宅风格建筑,富有浓郁的古典风韵和乡土气息,陈列室里有巴金珍贵的手稿、书籍、图片及其它物品,是成都著名的著作园林。
公园内有一株唐代银杏桩头,是1986年从汶川县旋口白花乡胜因寺遗址迁入的,还有两株罗汉松系宋代栽植,由名山县观音堂移植而来。国香园内陈列有50余个品种的兰草近万盆,可以称之为一个“兰草王国”。
公园特色
百花潭公园经过20余年的改造和建设,形成了自己的园林特色。整个公园构筑新颖、布局典雅,园内茂林修竹,曲径通幽,梅柳夹岸,丹桂飘香,假山飞瀑,鱼游鸟鸣,亭台楼阁,各呈其妙,可谓百步异景,趣味无穷,体现了"古、文、静、雅"的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