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教育起源于先秦时期,宋朝将这种教育方式发扬光大。书院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天府早报联合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独家推出古蜀书香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一篇《古蜀书香·藏书篇》,洞悉古代四川书院历史。
书院教育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体制。在中国书院史上,蒲江鹤山书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建于1210年,为南宋著名理学大师、教育家魏了翁在蒲江老家守丧时所建。魏了翁曾两度在此授业,时间跨度长达十余年,其中亲自讲学四五年。魏了翁不但自己讲学,还延请当时著名学者讲授其间。教学效果非常显著,所教生徒参加省试,“十而得八”。
魏了翁开办鹤山书院,时间长,授徒多,使“蜀人尽知义理之学”,极大地提高了四川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在长期的教学和学术活动中,还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鹤山学派。该学派将蜀地的三苏蜀学与洛阳的二程洛学这全国两大学术流派融合在一起(即著名的“洛蜀会同”),使宋代蜀学与理学均发展到新的高度。
鹤山书院最著名的是它的藏书,达10万卷之巨,超过宋初崇文院国家藏书8万卷的规模。据学者考证,在整个宋代,尽管书院不少,但藏书上万卷的书院仅4所,鹤山书院的藏书量为宋代全国各书院之首。
继蒲江鹤山书院之后,魏了翁又在湖南靖州创办一所鹤山书院、在四川泸州创办穆清书院(清乾隆年间正名为鹤山书院)。他的弟子及后人承续其事业,又在江苏苏州和四川眉山、邛崃等地创办鹤山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