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来到位于蒲江县残联的脑瘫儿童康复中心,今年6岁的会苹(化名),已经在寿安镇松华小学入学一个多月了。妈妈黄玉彬第一次带着小会苹来到这里,是2010年,4年时间,除周末节假日,妈妈和会苹每天都会准时赶到康复中心,坚持康复训练。当今年9月接到学校接收小会苹入学的通知时,妈妈喜极而泣:完全没想到有今天,太谢谢残联的康复中心了。
2009年,蒲江县被中残联确定为中国残联/挪威协力会脑瘫儿童全面康复项目四川3个试点县之一,以此为契机,蒲江县针对残疾儿童康复空白现状,逐步形成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长效机制。像会苹这样的一百余名脑瘫儿童得到了较好的康复训练,一部分获得生活自理能力,身体功能障碍得到极大改善;一部分进入学校,与正常儿童一样接受学校教育。
项目带动
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全覆盖
黄玉彬家住寿安镇马南村,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时,已经40多岁,其中一个女儿会苹,由于脑瘫致使不能行走,生活无法自理。2010年,蒲江县残联工作人员在入户调查时,获知会苹情况,为两岁的小会苹申请了康复项目。从此,母女俩开始了4年的康复之旅。
对比第一次到康复中心做的评估分值,最新的评估显示,会苹已经恢复到正常人70%的身体功能。今年9月,经过残联协调,松华小学决定接收小会苹入学,为此学校还专门为她做了无障碍改造,增设坡道、厕所坐便器等。根据学校老师反映,会苹很快融入学校生活。如今,小会苹只需半个月来一次康复中心检查,在家坚持训练的成果。
会苹的获益,也来自于蒲江县残联在做残疾儿童康复项目时,倡导让残疾儿童参加大量融入社会的活动。每半月与健全孩子同上一天课;将孩子们带出家门,让他们去“看”、去体验外面的世界,如参观成都动物园、海洋极地世界、大熊猫繁育基地、石象湖生态园等。
据了解,近年来,蒲江县大力开展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以项目为带动,通过人工耳蜗植入、助听器验配、盲童干预计划、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等项目,实现了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全覆盖。目前,蒲江县残联正在尝试“送教上门”,招募退休老师为重症儿童提供送教育上门服务。
居家灵活就业
带领残疾人同步小康
寿安人赵应祥,多年前的一场车祸导致了身体残疾,原本觉得生活无望的他,在蒲江县残联扶持政策的激励下,重新燃起创业的欲望。现在,他在寿安镇种了30亩猕猴桃,养起了跑山鸡、生态猪,吸收了10多名残疾人在他的生态农庄里就业,今年他还正将自己的农庄申报生态食品基地,希望争取更多扶持政策,带动更多周围的残疾人实现致富梦。
为帮助残疾人就近、就便充分就业,蒲江县残联结合残疾人自身实际,通过开展创业励志培训,电子商务培训,扶持残疾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开网店、家庭手工业商品化工程等激发残疾人就业创业愿望,促进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实现了残疾人自身价值,增收致富。大批残疾人在扶持中受了益,自身潜能得到了开发,腰包鼓起来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精神状态变好了。
由此也涌现了一大批创业有为的残疾人典型。发明创新沼气恒压技术,获得国家新型实用技术专利的大塘镇残疾人邓万才;开网店,一年收入十多万,在家就把蒲江特产卖到全国的鹤山镇“蜀蒲人家”店主李芬;一个又一个残疾人创业成功的例子,又带动着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和增收致富,共同走上小康之路。
财政倾斜
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全覆盖
鹤山镇红岩村70岁的陈开仙和丈夫彭洪树都是重度残疾人,今年开始,陈开仙每月领800多元养老金,对于家庭贫困的陈开仙来说,每月800元无异于雪中送炭,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开销。根据重度残疾人参保政策,蒲江县残联在补贴60%的基础上,又协调银行部门为其丈夫也办理了贷款参保,现在,陈开仙的丈夫彭洪树每月也能领700多元。陈开仙老两口的晚年生活算是有了基本保障。
重度残疾人属于特殊群体,在办理养老保险参保手续时,蒲江县残联和各乡镇残联、村(社区)残协设立了便民窗口,帮助他们写申请、填表、复印资料等。同时对部分瘫痪在床、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开展入户服务。据介绍,蒲江县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多方筹集,配套了1700多万元资金,专项用于重度残疾人购买养老保险补贴。为全县重度残疾人晚年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民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