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鹤山派出所,有这样一位“不普通”的社区民警,1989年入伍的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是个资历过人的优秀“老兵”;两年前,从军营来到警队,他迅速完成职业角色转换,成为社区警务骨干,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灵通”。他就是同事称赞,群众认可的社区好民警——黄朝树。
2012年,面临转业的黄朝树放弃留在熟悉的服役地自谋职业且能享受每月几千元的补贴,回到家乡蒲江,成为了一名社区民警。对这个旁人看来很“傻”的决定,黄朝树说:“我出身长秋乡农村,部队培养了我,让我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副团职干部,我得到的已经够多。如果退伍以后,拿着国家的安置费,每月领着工资不做事,我受之有愧。”两年来,黄朝树每天的工作繁杂琐碎,但他觉得,能够为社区的居民服务,虽然忙碌却充实。
早上8:30
黄朝树便来到鹤山派出所,换好警服,戴好装备,在九点前赶到自己所在的潭河社区警务室。虽说这里是他的办公地点,可黄朝树在办公室呆的时间却很有限,基本都在社区走访。刚进门,社区的网格员叫住了他,说要在流动人口服务综合平台上新增一个门牌号,黄朝树赶紧打开电脑,一丝不苟地开始登记。他一天的工作就从这里开始。
上午10:00
黄朝树和社区网格员一起,来到正在修建的工地,进行流动人口登记工作。建筑工地的人员流动很频繁,黄朝树仔细核对工地工人的名单,并详细做好新进工人的身份证登记。有新来的工人向黄朝树咨询,他立马递上写有自己电话的联系卡,让工人有事就找他。
下午2:00
黄朝树带领年轻的警员一起前往两个居民小区进行社区安全宣传工作。据社区的居民说,原先小区的治安混乱,常发生失窃案件。黄朝树来了之后,在社区积极开展防范宣传,对门卫进行耐心的教育和指导,几个月来,小区治安明显好转,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黄朝树一天的工作还在继续,他常挂在嘴边的是:“我还是个新兵,要多学习!和其他所有的民警一样,社区安全,群众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