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文体活动、免费拨打亲情电话,大兴九年制学校的七彩小屋成为了留守儿童的寻找快乐的天地,丰富多彩的活动、融洽和谐的氛围悄悄地改变着每一个学生。七彩小屋是团县委在争当“三个典范”活动中成功争取到的国家级项目之一。
团县委作为非经济战线的工作部门,立足自身实际,以“争”字当头抓落实,力说力行抓服务促发展,全力推进服务青年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今年以来,已争取到5个全国层面、2个省级层面、4个市级层面的项目,切实做到了“走在最前列、干得最主动”。
争取项目
打造留守儿童“幸福港湾”
座落在大兴九年制学校内的“七彩小屋”设置了学习辅导兼读书区、休闲娱乐区、谈心角、亲情沟通区,配备了电话、电脑、图书、电子琴等,留守儿童们在这里学会了自立、自强、自理、自律,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坚韧、独立的个性。
平时没事就喜欢来,这里很安逸,可以和同学们在各种活动中交流,也可以自己看书,给爸爸打电话。” 胥家欣说。
“七彩小屋”的建立,对留守儿童性格的塑造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负责管理的老师说:“胥家欣以前比较内向,现在比以前开朗多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据了解,“七彩小屋”是团中央为推动“青春助力——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重点打造的农民工子女课余学习和活动阵地。小屋自建成以来,开展了“我们陪你一同成长”、暑期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农民工子女进军营等形式多样的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活动,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持久关爱,成了孩子们的幸福港湾。
找准突破
积极打造蒲江青年工作品牌
今年以来,团县委以解决认识问题、思路问题、方法问题为突破口,大力倡导“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主动作为,对上争取,克服了非经济部门项目较少、载体缺失、对上乏力等不足,走出了差异化创先争优之路,努力打造蒲江青年工作品牌。
“如何在争当”三个典范“活动中主动作为、干出特色、做出成效,是摆在团县委面前最大的课题。”团县委副书记陈双甲说,“在认识上,我们认为争当‘三个典范’,没有旁观者,只有局内人,明确了‘我要干,而且要干好!’在思路上,明确了创先争优必须突破市上、抓牢省上、瞄准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审视表彰、判断项目。在措施上,要在同行业同系统中争创先进,我们明确了抓特色项目、抓创新性表彰!”
在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团县委把团的十七大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项目计划进行了全面梳理,分类实施可行性研究,逐一落实了责任人跟踪争取,我们对上实行常态化联系、重点式沟通、专题性汇报,我们还主动邀请上级团组织领导到蒲调研指导。通过不懈的努力,共争取到了11个创先争优项目。
陈双甲说:“在下一步的项目建设方面,团县委将细化责任分工,做好服务工作,促进项目早日落地发展,进一步提升全县的青年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