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镇五里村,是个有着人口2923人、幅员面积5平方公里的大行政村。但由于基础设施滞后、无突出产业、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标准,被列为后进村。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该村走村入户搜集民情民意,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产业转型升级、自来水工程、塑料厂排污、道路修建等问题一一解决。拿村民熊新华的一句话形容:“家里喝上了自来水,地里改种的猕猴桃预计收入翻十倍,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啊!”
引种“致富果”
再设服务室做支撑
“以前全村没有统一的产业规划,村民种水稻、油菜、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收入也就1000余元/亩,跟隔壁的复兴乡差太多了。”五里村党支部书记张云高告诉记者,五里村和猕猴桃主产区复兴乡毗邻,水土相似,如果村里能帮助村民们统一规划,种上“致富果”——猕猴桃,那收入会大大提升。在争取到镇上和县上农发部门的支持后,全村启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工作。
带着村民去猕猴桃种植大户地里观摩、听他们讲致富经;每月根据种植特点公开培训相关农技知识;村委会还设立了两个猕猴桃综合服务室,种植户们只要一个电话,农技人员就会上门免费提供技术咨询、病虫害防治、农残检验等配套服务。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村里新发展了600多亩猕猴桃,按照每亩最低1万元的收入预计,村民们的收入比以前翻了整整10倍。
自来水户户通
完善基础设施惠民
“我们村是镇上最早实现自来水户户通的,村民们喝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别提有多高兴了。”张云高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告诉记者,自来水工程也得到了县委常委曾省安的关心,先后几次来到村里现场督导,要求尽快完成这项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里一塑料厂污水直排污染环境的问题,常委及时协调县环保局,现已整改达标;村里的6条水泥路修建、2条沟渠整治都已立项,进入实施阶段。
下一步,村里将引导扩大猕猴桃种植面积,同时加大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以“产业带动经济”为抓手,带领全村百姓增收致富,变“后进村”为“先进村”。张云高说,他相信在联系村领导和村社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五里村百姓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