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县,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司法调解员工作在基层,认真履职,与群众打成一片,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在西来镇司法所,所长陈永涛扎根基层八年,足迹遍布全镇各村社,村民的名字熟背于心,调解矛盾纠纷不胜其数,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他曾经背着病妻入村入户调解。面对这一切,他常挂在嘴边的却是“自己应该做的,没什么值得好说的”。
正是这一份担当,陈永涛先后县上被评为“大调解工作先进个人”、 “优秀人民调解员”、 “蒲江县十佳政法干警”。
多动腿勤用嘴
他是村民利益的“维护者”
基层司法所承办的案件,大多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陈永涛眼中,这些事对群众而言,都是“比天大的大事”。
今年3月,西来镇敦厚社区的一厂房改造,竟引起全组62户、上百名村民围攻。工厂负责人杨某找到西来镇司法所寻求帮助。陈永涛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发现,这是一起土地归属权和使用权的矛盾纠纷。他立即找到村社干部商量对策、反复找群众座谈、开会。上百人的群众大会就开了3次,但都以不欢而散告终。
陈永涛又和村社干部商量,改变策略,利用早晚村民务农打工在家的时间,到群众家中“守株待兔”,各个击破。连续半个月的早出晚归、周末不休,陈永涛的足迹遍布敦厚社区13组全组62户村民家,一对一进行调解。最终,企业负责人自愿承担租金,全组62户人签字盖章,为村民谋取了实惠。
“我们多动腿,为群众谋实惠。”类似这样的事,陈永涛处理不是一次两次,今年以来,他共组织和指导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8起,调解成功48起,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
热心耐心细心
他是社区矫正人员的“贴心人”
“对待社区矫正人员,要绝对的热心耐心细心,千万不能‘硬来’。”陈永涛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西来镇大田村的一村民,2008年因触犯刑法被判9年有期徒刑。今年5月,因在监狱表现良好得到假释。陈永涛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往杨某家中了解情况,当看到其房屋破烂、身无分文、生活无着落时,立即与村社协调,组织人帮忙收拾打扫住所,并协调民政部门为其购置了被褥、大米、清油等生活必需品送去。在他的热心帮助教育下,该村民坚定了生活的信心,积极管理自家农田,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说起陈永涛,该村民竖起大拇指:“陈大哥真的是我们回归人员的贴心人!”
多年来,全镇社区矫正人员无脱管漏管、无一人重新犯罪。社会稳定和谐,群众更是对陈永涛赞不绝口。
背着妻子下基层
他是群众称赞的“好榜样”
2010年,陈永涛的妻子突然无法站立,经查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妻子生活不能自理,病重时大小便失禁。女儿又远嫁异乡,父母都已70多岁高龄。料理妻子的重任都需要陈永涛亲自承担。
所里有全镇堆积起来亟待解决的矛盾纠纷,家里有卧病在床的重病妻子。陈永涛没有片刻犹豫,毅然决定背着妻去上班。乡间小道、村民家中,陈永涛和他背上的病妻,成了西来镇一道温暖的风景。
短短3年时间,陈永涛体重从150斤锐减到115斤。掉下去的是肉,涨上来的却是群众的赞誉。“经常看到陈所长背起他老婆去调解,村民都很敬佩他,真的是好男人。”
“照料妻子是我作为丈夫该做的,工作也是我的本职工作,都是我的责任和担当,只希望没有耽误工作才好。” 对于村民给他的“模范丈夫”美名,陈永涛不愿意多提起,他说都是本职,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