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生态县的蒲江,立足生态资源禀赋,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上,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三化联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品种优先、品质保证、品牌带动”为特征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之路。先后获得国家级茶叶、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出口茶叶、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优质杂柑之乡、全国首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称号,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53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乡收入比为1.8∶1。
引入全球优质品种
筑牢市场核心竞争优势
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柑橘品种老化,曾经红火的蒲江传统优势产业,被市场抛弃,重创的记忆至今仍然清晰。也许正基于对此的深刻认识,蒲江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尤其重视优选品种,引进新品种,贮备优质品种。
以科技创新的力量,引领农业产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引进推广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培育的全球领先的高端猕猴桃专利保护品种“金艳”“东红”,蒲江由此成为全球三大黄肉型猕猴桃种植基地之一,更得到世界500强企业联想的青睐和进驻,并在蒲江打造“中国猕猴桃之都”;实施柑橘品种改良,全面引进春见、不知火、清见等优质晚熟杂交柑桔品种;与中国茶叶研究所合作,以川西茶叶核心产区的优势,全面引进推广中茶302、中茶108等优新茶业品种。
目前,共引进猕猴桃专利品种3个,推广面积8万亩;改良晚熟柑橘60%以上,达到12万亩;茶叶良种率达到99%以上。蒲江三大主导产业均已形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品种。
与科研机构长期合作,建立品种选育平台,加强品种研发储备,实现创新驱动。与联想佳沃集团合作建成四川省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储备新品种10个;与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共同建设中国晚熟柑桔工程中心,储备优新柑橘品种上百个;四川嘉竹茶业公司与四川农大建成茶叶品种苗圃园,积极试验推广茶叶新品种;四川绿昌茗茶业公司正与四川农大筹建茶叶工程中心,加大茶叶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应用。
坚实的科研基础为推动蒲江都市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后劲,形成了培育一批、试验一批、推广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格局。
全国率先整县推进有机县
建立全产业链控制
标准化生产,早已成为蒲江农业产品品质的强有力保证。
蒲江县围绕建设国际接轨的有机农业基地目标,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编制了《蒲江县有机事业发展规划(2013—2022)》,规划整县推进有机县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出台19个地方特色农业标准,形成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与德国色瑞斯认证公司合作,规划建设中德低碳农业研究中心,构建国际接轨的有机农业标准体系。率先在猕猴桃产业探索建立整合各部门职能,合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创新模式。构建了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综合服务、综合巡查执法和案件查处“五位一体”的猕猴桃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以“全产业链监管、全程质量可追溯”的模式打造“中国猕猴桃第一品牌”。下一步该模式将在柑橘和茶叶产业上全面推广应用,从源头上确保蒲江农产品质量安全。
目前,全县有绿色、有机和GAP认证企业及专合组织33家,基地认证77个,认证面积14万亩。全县有8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ISO9000、HACC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1家企业正申报国际雨林联盟认证。建成了50个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90%以上。
做强公共品牌
带动产业提档升级
蒲江着力实施“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先后获得了“蒲江雀舌”“蒲江猕猴桃”“蒲江杂柑”3个地理标志保护品牌,成功跻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蒲江雀舌”“蒲江猕猴桃”“蒲江杂柑”品牌价值已分别达到12.77亿元、10.55亿元和8.65亿元,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市著名商标23件,省名牌产品10个。通过举办中国采茶节、蒲江猕猴桃北京推介会、中国(成都)国际有机农业峰会、积极参加中国品牌农业大会等行业节会,不断提升蒲江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建设西部茶都茶叶交易市场、蒲江特色水果产地交易市场;依托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育壮大蒲江电商创业园,拓展蒲江农产品在全国的销售市场。
蒲江已经明确了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有机农业基地、生态工业基地、健康休闲基地,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新城”的“三基地一新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立足特色、取向高端,力争将蒲江建成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