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时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看起来稚气未脱的年青人,他们在爸妈眼中还是掌上明珠,但在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继续发展的机会,来到欠发达的小城镇,志愿为当地百姓提供帮助和服务。县医保局大学生志愿者吴诗雨就是其中的一员。
腼腆少语90后
用行动兑承诺
2013年12月23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世纪广场旁的县医保局,还没到门口就看到服务大厅里人头攒动,来新办、补发社会医疗保险卡的人排到了好几米开外,在窗口负责的两位工作人员已忙的不可开交。瘦瘦小小的吴诗雨就是其中一位,只见她熟练地接过群众的各类证件、一一检查有无遗漏、录入人员信息、打印确认单、出卡,程序单一且繁琐枯燥,但吴诗雨脸上一直保持着职业性微笑,而谁又知道,桌下她裹满绷带的左脚正阵痛着,今天是她撕裂性骨折后带伤坚持上班的第二十三天。
“本来可以无限期休息直到完全恢复,但我脚不方便手还很灵活,想到每天来窗口办卡的群众都有好几百人,为了保证局里对群众立办立拿的承诺我就苦点吧,呵呵。”21岁的吴诗雨一边腼腆地接受着采访,一边不时转身看看窗口办卡的情况,对工作的那份热情让人难以相信她才做志愿者服务不到4个月。
在窗口上服务,直接面对老百姓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刚工作的头两个月,有几次因为群众对相关政策不了解又不听解释对吴诗雨横加指责,她借口上卫生间偷偷抹掉眼泪回来又继续解释。每天中午把最后一名群众的医保卡办完才吃饭,每天下午把当天最后一张卡交到群众手里才下班,吴诗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者服务“我为人人”的宗旨。
手累到发酸
群众满意就欣慰
每天要新办、补办200-300张医保卡,速度稍微慢了些还会被排在后面的群众抱怨,吴诗雨每时每刻都在高效地重复着单一的动作,和另外一位刚来的志愿者负责全县19.4万城乡居民和4.8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卡的办理,经常累到手发酸。当被问及她每天最高兴的是什么时候,她说,就是群众拿到医保卡说声“谢谢”转身而去的时候,无论做了多少事,心里有多少委屈,每当这个时候就觉得很欣慰,一切都是值得的。
医保局副局长李卓吾对吴诗雨这样评价道:“窗口服务是我们最辛苦的岗位,她从不和老百姓还口,工作踏实、任劳任怨,这样的工作人员不仅我们需要,群众也很喜欢”;家住成佳镇的弥大姐今天是第二次来补卡了,她说:“这个小女娃娃多文静,说话也温柔,我们问她的都会耐心解释从不给白眼,非常不错!”群众满意了就是对志愿者发挥的价值最大的肯定。
像吴诗雨这样在我县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涵盖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领域,遍布在全县各基层医院、各九年制学校、人社局、就业局、医保局、社保局和全县各村社区,他们正在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将青春与汗水洒在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