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与全县人民同步小康,是蒲江残疾人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蒲江通过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突出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重点,让全县残疾群众充分享受到“三基地一新城”建设成果。2013年,全县9108名残疾人享受到“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2670名残疾人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220名残疾人发展起种养业,培育打造出残疾人猕猴桃、茶叶、生猪等优质农业产业就业扶持基地17个,扶持基地内残疾人发展生产或转移就业1224人……
依托特色产业支持残疾人脱贫致富
10多亩猕猴桃今年的收成,让庙峰村11组的袁代弟很是高兴,曾经因为肢体残疾,被视为家庭的负担,如今袁代弟的自食其力,并且奔小康的势头不亚于任何身体正常的农户,让村民们刮目相看。“如果没有‘娘家人’把我引上这条路,我的生活真的很没希望。”袁代弟感谢的“娘家人”就是蒲江县所有残疾人共同的“家”——蒲江县残疾人联合会。
借助蒲江丰富的优势农业资源,县残联围绕有机农业、生态工业、健康休闲基地和宜居、宜游、宜业生态新城建设,通过扶持残疾人发展种养业、家庭手工业,建设残疾人就业扶持基地等途径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充分就业、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袁代弟就是其中的受益者,猕猴桃龙头企业免费为残疾人提供猕猴桃种苗,邀请猕猴桃专家,把技术培训送到基地果园。据了解,复兴乡的残疾人在“3+2”(龙头企业带动、政府引导服务、行业协会运作+合作社服务、种植户承诺)运行模式带动下,发展猕猴桃栽植面积达2125亩,残疾人又通过返租倒包的形式解决就业,现在人均年收入逾万元。
残疾人通过基地扶贫模式实现脱贫致富的例子,在蒲江不胜枚举。残疾人脱贫致富的身影活跃在成佳的茶叶基地、大兴的晚熟杂柑基地等遍布蒲江的各类特色现代农业基地,蒲江残疾人逐步实现“社会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
提升服务层次 帮助实现更多人生价值
西来镇临溪社区的王婆婆看着肢体残疾的孙女在蜀雅坊学竹编的认真劲,总算放下了心头的一块石头。蜀雅坊不仅是使残疾人的手工技能实现商业价值,实现就业和创业的基地,而且还是一家辐射全镇专门为就业年龄段智力和其他类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型托养服务的示范机构。主要开展集日间托管、康复训练、文体娱疗、职业技能培训和辅助性就业为一体的托养服务。可为20名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可吸纳20名及以上残疾人从事竹编工艺技能培训、技能康复和辅助性就业。
如今,蜀雅坊对西来镇及周边地区有培训、就业愿望的残疾人进行了600余人培训,其中有300多名残疾人实现了集中就业、家庭从业及庇护性、辅助性就业。进而推动了当地残疾人士的生活改善和全面发展。
县城的残障人士曾先生,经常会到蒲江残疾人的“家”去串串门,在蒲江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曾先生可以做做康复运动,还能参加文体活动。这个中心可为全县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就业、培训、体育、文化、维权等服务。
蒲江的残疾人服务还延伸到社区,全县建立残疾人社区康复站20个,配备专职康复指导员,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免费康复训练和服务。今年来,社区康复站共为1500余名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指导。
社区通过“一承诺两代理”的开展,申请护理补贴、申请低保生活救助、申请困难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金,从来不用残疾人操心。为残疾学生申请自强助学金、为残疾人办理爱心医疗卡、为听障人士申请安装助听器;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进行居家无障碍改造……蒲江的残疾人服务一直在提升服务层次中,赢得残障人士的肯定和好评。
正如大兴水口村发展柑橘产业的残疾人王家清所说:支持我们脱贫致富,就是对我们残疾人的一种尊重,我们不比正常人差。蒲江的残疾人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