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加强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并陆续启动了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预防接种等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现已覆盖了城乡广大地区,基本满足了广大群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
村卫生站是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目前,我县正在12个乡镇开展村卫生站进新村建设试点工作,力争通过对环境、生物、心理、社会、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等影响农村居民健康因素的积极干预,向农村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生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切实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让每个居民都享受到基本医疗同质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
15分钟“健康圈”家门口看病真方便
家门口就能看上病,享受与城市医院一样的优质医疗服务,受益最大的就是老百姓。对此,家住炉坪新村59岁的陈万凯深有感触。
由于患上了颈椎炎、肩周炎、风湿,前些年,陈大爷隔三差五要去大兴镇卫生院检查,每次去看病配药,是他的一件烦心事,医院离家远,骑车要半个来小时才能到达。看病的人多,挂号、配药常常要排长队。一来一回,就花去了他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若是碰到刮风下雨,更是不方便。
如今,炉坪新村的规范化卫生服务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看病早已不再是陈大爷的难事。量血压、按摩等小毛病都能在这里解决,而且和乡镇卫生院服务一样,药品实行零加价。
“现在,只要身体感觉有些不舒服,我马上就走到村里的卫生服务站,找医生给我做检查,特别方便。”陈大爷说,卫生服务站里不仅环境特别好,医生也亲切周到,相当于给自己请了一个“家庭医生”。而除了看病方便,药品的“零差价”也让陈大爷很满意:“我参加了新农合,今后,看病、配药,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报销就更好了。”
作为试点之一的大兴镇炉坪村卫生服务站的宁安锦医生对卫生站进新村有着深刻的印象。宁安锦说“当时在自己房屋开卫生站,与村民之间的距离较远,基本上没有人来看门诊,只是过来配点感冒药,村民对农村的医生没有信任感。但如今卫生服务站每天都有二十几个人来看门诊,有时还忙不过来,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城市医院一样的医疗环境。”这正是我县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进新村建设所带来的新变化。
加强农村医疗前沿阵地建设 慢性病患者健康有保障
村卫生室作为医疗卫生系统向农村延伸的一个终端,村级卫生室医护人员不仅担负村民医疗服务和特殊病人的紧急处理,还担负健康宣教、卫生监督、疾病预防和疾病控制等公共卫生任务。
宁安锦介绍,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的最前沿,医护人员掌握着村民健康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对所在村的小孩出生、育龄妇女的健康检查、慢性病患者病情变化都有详细的记录。“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经纳入了慢性病管理制度。村卫生室医护人员要对辖区内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炉坪村有2000多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383人,高血压患者178人、糖尿病患者 92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8人。宁安锦每季度至少两次对慢性病人进行回访,对每位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准确记录慢性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宁医生每个月都要来给我检查,量血压、测体温,不但送药上门,还教会了我许多自我保健的知识”家住炉坪新村的一位糖尿病患者对记者说道。“这个卫生站开在这里对我们全村的老年人看病方便了,有利于就地就医,药品优惠等多方面的好处。医生的态度也很好,大家很欢迎很开心的。”
“乡村卫生站主要是为辖区群众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基本医疗服务,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和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随访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为了更好地做好村卫生站的工作,作为村卫生站的主管单位,我们定期对卫生站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实施综合考核,通过培训考核,提高村卫生站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县卫生局中医科科长代鹏向记者介绍到。
基本医疗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农村群众共享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果
诊断室、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药房……,诊断室里,村民坐在坐椅上排队等候医生看病。记者在大兴镇炉坪新村看到,100多平方米明亮洁净的村卫生服务站里,有不少群众正在排队等候医生检查。
为解决农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让农村群众像城里人那样,享受到小伤、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的基本医疗服务。我县努力构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每个乡镇的标准化卫生院已经成为乡镇最为醒目的建筑,132个村(社区)实现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满覆盖,大量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执业资质的新型乡村医生,更新卫生站医疗人才资源,确保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向村社有效延伸。建立居民、村民健康档案,实施全民免费体检。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群众不折不扣享受“零加价”。
今年,我县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要求,启动了新农村卫生服务站建设,对原有村卫生站进行了科学规划、调整,新农村建设规划设置卫生站8所,每站投入资金3.5万元,统一标识、风貌,添置电脑等设备,各站房屋面积均达60平方米以上,做到了诊断室、治疗室、药房“三室”分开;规范村站诊疗流程、处方用药、预防保健、传染病报告等基本职能。在今后两年内,我县结合新农村建设,还将改造、建设67个农村卫生服务站,实现步行15分钟左右的医疗健康服务圈满覆盖,让农民享受到小伤、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的基本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