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第一民宅

(编辑:admin 日期:2014年05月15日 浏览:次)

陈家桅杆内院。

石桥还是完好的。

因这对桅杆声名显赫,人们把陈氏宗祠改称为陈家桅杆。

  □陈家桅杆是川西坝子上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民居大院,是研究清代社会、民俗、教育、艺术、宗教、建筑科技等历史知识的实物史料。
  □它系清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所营建,前后耗时8年。传言院主当年是将吴三桂遗留的部分钱财“挖掘”出来,修建了此座“大观园。

  天井、小桥、流水、回廊、亭阁,杂陈其间。陈家桅杆建筑选址、朝向、布局、装饰等都浓缩了晚清时期川西建筑风格。
  距离成都市中心30公里,与都江堰青城脚畔交界的温江区寿安镇天鹅村,有一座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建筑群。它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同治三年(1864年)扩建,系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所营建,前后耗时8年。
  两个在京的文武父子官,深藏远遁到川西的乡间荒野筑屋而居,一定有其不可言说的渊源,其后代也从此在这里扎根。有传言说,寿安是明末名媛陈圆圆的故乡,当年吴三桂曾带着圆圆回来过,而当时陈家祖辈是吴三桂的侍卫,后修下此宅院。

    川西平原上显赫的“大观园”
  上世纪80年代起最先参与陈家桅杆研究、规划、设计的专家之一、西南交通大学民俗建筑专家季富政教授也感慨道:“陈家桅杆是川西坝子上为数不多的保存下来的民居大院,是研究清代社会、民俗、教育、艺术、宗教、建筑科技等历史知识的实物史料。”即便今天,凭栏眺望,仍可想见当年起宅兴园主人家的殷实豪迈、挥金如土。
  陈家桅杆院前有横照壁一堵,黑漆卷拱重檐大门两旁为八字粉墙,无论是檐上彩绘花、鸟、虫、鱼,还是墙上镌有石刻浮雕的龙、凤、虎、豹等图案,都工艺精湛。作为至今保留下来的少有的川西民居,陈家桅杆占地约十亩,四周溪水环绕,竹树掩映,颇有“大观园”的气派。从建筑风格上可看出,这里既有北方古代建筑群落中轴线式的布局和浑厚,又有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美;既有庄严静穆的工作、学习之处,又有自由亲切的可玩之所。倘若不是见过大世面者,断不可能在蜀地边隅造出如此“洋房”。
  从清代开始,历经几代人的繁衍后,陈家最终没能按照老祖宗陈宗典的意愿继续兴盛下去。到上世纪初,由于人口越来越多,一个布局精巧典雅的大宅院不得不分给众后人居住。探访中,记者偶遇到的一位老人,正是“陈家桅杆”历史传奇的见证人、今年75岁的费子华。1958年,先后有9户村民搬进陈家桅杆居住,其中就包括费子华一家四口,后来这里还做过粮仓、敬老院和学校。
    陈氏宗祠因双桅杆而扬名
  近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有着“川西第一民宅”之称的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桅杆。这地方的名头在寿安当地居民中颇为响亮,沿途谁都能给记者指出方向。在茂林修竹的公路之畔,远远就能看到一对石质双斗桅杆分立于门前左右,肃穆庄重,颇为壮观。因为这对桅杆声名显赫,人们把这陈氏宗祠也改称为:陈家桅杆。
  “屋后树弯弯,门前石桅杆”,这是过去川南一带的一句俚语。“弯”与官谐音,在封建社会科举年代,家里只有考取进士以上又做了大官的人,门前才可立桅杆。如果仅是举人,只能立单斗桅杆。陈家桅杆是双桅杆,说明这家人出了两个功名。
  这里提供的资料又称,双斗桅杆,其实并非桅杆,乃是京城皇宫广场上常见的那种华表。传说陈氏父子当年从京卸官返蜀,匿乡造宅隐居,仍不忘京华圣恩,所以立双表于正门前,每日叩拜,以示效忠。父子身份不俗,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乡民不明就里,因其形状颇像船上挂帆的杆子,所以纷纷称其为桅杆。又有人说,桅杆从下到上三分之二处,有一斗形石雕,顶端还有一个小斗形石雕,含有“才高八斗”的寓意。
    祖辈曾是吴三桂身边侍卫?
  陈宗典的第6代后人年逾八十的黄兰西,曾是当地的小学教师,并参与了《乡志》编撰工作。她曾经透露,母亲黄陈氏是陈宗典第5代孙女,那时陈家已衰,据说陈宗典曾在京城当官,职位不高,但却颇有实力,因为他掌管着钱财,清朝同治3年(1864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火烧圆明圆,朝廷内外一片混乱。陈宗典乘机带着一笔钱财逃回重庆壁山老家。但陈宗典为这一笔钱财寝食难安,生怕有朝一日朝迁追究下来,一家老小几十口人的性命难保。经过反复考虑,陈宗典决定离开家乡到了温江县寿安乡落脚。
  对于这笔建宅资金的来历,传说陈宗典做了一个梦,梦中仙人告诉他,有一个地方叫“石马口”,那儿埋着金子,你可去挖,陈翰林于是趁星夜前往,在“石马口”挖地三尺,果然挖出一大麻袋金子。但麻袋里留有字条,上面写道:“此钱只可修房造物,不可买田置地。”于是陈宗典用这些钱修建了陈家桅杆。
  另一个传说是,寿安乡的吴家场村是陈圆圆的故乡,当年吴三桂曾带着陈圆圆回过寿安,而当时陈家祖辈是吴三桂身边的侍卫,兵荒马乱之际,吴三桂把部分钱财藏在寿安某处。这件事陈家秘而不宣,到了陈宗典这一辈的时候,找到了这些钱财,修了这座宅园。另传,吴三桂打仗时穿过的铁衣、铁帽和一个铁皮箱子,至今还埋在陈家桅杆忠孝祠旁的女儿墙下。
  费子华还说,眼下,受“4·20”雅安芦山地震的影响,陈家桅杆部分建筑出现了梁架受损、屋瓦下滑等安全隐患,近几个月都将闭馆维修,暂时不会对外开放。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0条评论
返回前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