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的印迹
触摸历史的印迹
——访飞仙阁摩崖造像与古盐井
胡人造像
见证盛唐繁华
从县城向西南方向出发,途经10公里便是朝阳湖镇,穿镇而过,继续前行不远处,但见一弯石桥,桥头立有一座飞檐翘角的山门——飞仙阁到了。
相传汉文帝时,一个叫莫公的将军远征云南,凯旋归来驻军于此,见这里山青水秀——“龙蟠凤翼,水固山环”,便弃官结庐隐居潜修。后来功成跨鹤飞天而去,后人建阁塑像祭祀他,这阁便称“飞仙阁”。
飞仙阁依山傍水而建,由拱桥、山门、严颜亭、凌虚阁、飞仙洞、莫公台等构成。然飞仙阁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崖壁上的大量摩崖造像,其雕琢年代多为唐代鼎盛时期。这些造像做工精细,造型优美,虽历经千年,仍基本保存完好。飞仙阁现存造像92龛777尊,每一龛都刻着当年供奉者的姓名。站在这些造像前,人们仍能感受到古人当年的虔诚。
乍一看,在飞仙阁众多摩崖造像中,第9号龛中的有两尊造像显得与其他造像有点“不协调”。其中一尊塑像高1.25米,肩宽0.3米,其目深高鼻,大胡卷发,眼圆大而目光炯炯,着西亚式短袍,脚穿统鞋,左手托一长瓶作觐俸状,面带友善的微笑,赫然是典型的波斯人形象。
据县文史专家介绍,此像为唐代来华经商的波斯商人捐资塑造的。因为那时的蒲江处在“西南丝绸之路”通道上,是中外商旅出境的必经之地。美国纽约大学安吉拉·F·霍伍德教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来我县实地考察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把第九龛胡人塑像称作“西方来的波斯商人”。并说:“聪明的蒲江雕刻技师在仿造外国人模式时,融入了本地人的审美情趣,不顾雕刻肖像规则,而作出像外国商人模样的天神。”
那么,自古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犹太教或是基督教的波斯人,为何会出现在这些佛教造像领地里呢?文史专家称,这可能是由于大唐盛世政治比较开明,对各派宗教的并存发展采取宽松包容的态度,从而形成各种宗教、教派间相互交融、共同互补的缘故!于是,按照佛教设像规则,在佛像龛门一侧安排一尊应属守护神、供养人或朝觐者地位的胡人造像,正如霍伍德教授所说:“当地的雕塑师们大胆地把两个外国人安置在聆听释迦佛说话的听众当中。”这样就使得飞仙阁各种塑像不再有“不协调”之感;甚或说如此设像布局是包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因而就有其合理性了。
文史专家同时认为,飞仙阁的胡人造像,不仅是宗教造型艺术中折射出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且是见证盛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历史盛况的一面镜子。
古盐井
佐证南丝绸之路
我县至今尚存古盐井遗址多处,集中分布在长秋山脉的北麓,其中较大的遗址5处,即位于盐井沟的茅池井、位于光明乡金釜山下的金釜井、位于白云乡窑埂村的大王井、天华李家沟的百家井以及位于松华祗圆寺内的小王井。据县文管所负责人介绍,有的古盐井至今仍时有盐水溢出。
规模最大的古盐井遗址当属位于白云乡窑埂村境内的大王井。遗址从白云乡政府所在地开始,沿河沟、山谷绵延数公里,景象蔚为壮观。在河流冲积形成的一块平地上,有10多户人家世代居住在这古木参天的土地上。他们的脚下,是深达数米的黑色沃土。据考证,这是当年制盐时留下的煤渣堆积地。沿河溯流而上,当年制盐的圆柱型盐井、枧槽、柱洞等遗迹比比皆是。随手拨开河岸的藤蔓也许就是一处遗迹。在河流左岸的坡地上,刻有一龛佛像,佛像旁刻有文字“元和八年,勾当盐井人王和伯等人。”元和是唐朝宪宗的年号,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这是目前四川唯一可以确定年代的盐井。专家认为,此地生产的井盐有部分供南丝绸之路上的客商们使用,并沿途销往雅州、黎州等地。
1999年3月,中外学者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我县古盐井遗址进行了考察后认为:蒲江盐井的开发利用,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末期或商周时期,盛于唐宋,毁于宋末蒙古兵入侵时的兵燹,直至完全淹没在荒山野岭中。专家们称,制盐业在中国古代的经济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无不与盐产地有着极为深刻的联系。蒲江众多的古盐井遗址表明,当时蒲江经济、文化是何其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