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岁月
――听抗日老战士辛善言讲抗战故事
岁月悠悠,沧桑巨变。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段悲壮的战争历史。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深切地缅怀起了千千万万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出生入死的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辛善言就是他们中的一分子。
辛善言,原名辛绍欲,1927年生于山西洪洞,1959年落户蒲江,现年78岁。聊起抗日战争的话题,老人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忆起了他的抗战经历。
家乡燃战火“小团长”抗日
1938年2月底,日军占领了山西洪洞县县城。日军占领洪洞县城后的一天夜里,人们突然听到了“轰隆隆”的爆炸声,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盘踞山西的阎锡山为了阻断日军的交通运输,炸毁了桥梁、铁路。阎锡山的军队一开始还抵抗日军,但很快就败下阵来,丧失了作战能力。
阎锡山的军队撤退后,日军开始了肆无忌惮地疯狂扫荡,辛善言家所在的北石村就遭到了日军的扫荡。为了躲避日军的扫荡和屠杀,11岁的辛善言随家人和村民们一起,逃难到了十几里外的偏僻村庄,日军离开后,辛善言一家又才和村民们回到家中。
为了抵制日军的侵略,共产党地下组织组建了“抗日牺牲同盟会”和“抗日决死队”。为了组织更多的爱国力量参与抗日,1939年,“抗日牺牲同盟会”到各个学校进行了抗日宣传,并在学校成立了“抗日救国儿童团”。
看过日本人的大屠杀,有过避难经历的辛善言恨透了日本人。在学校里,12岁的辛善言参加了“抗日救国儿童团”,还当上了团长。当上小团长后,辛善言步行了50多里路,参加了“抗日妇女救国会”组织的抗日培训。回到学校后,辛善言就带领着其他孩子四处去挖路,阻断敌军交通,还常常帮助大人们书写、张贴各种抗日标语。
为抗日 几度艰难求学
辛善言在班里有个要好的伙伴王丙辰,王丙辰的父亲是共产党地下组织的一个区委书记,开着一个小面铺作掩护,秘密组织共产党抗日救国活动。后来消息走漏了,王丙辰的父亲在夜里被阎锡山的特务暗杀在面铺里。为了帮助牺牲同志的孩子成长,王丙辰被党组织接到了抗日根据地上学。
1941年冬天,王丙辰回到了洪洞,找到了好伙伴辛善言。王丙辰把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上学的情况告诉辛善言,并邀请辛善言一起去根据地上学,辛善言很羡慕没有战争硝烟的生活和学习,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过完春节后,辛善言就跟着王丙辰一起到了当时的抗日游击区———洪洞县曹生村。
到曹生村后,辛善言住到了当地一个党支部书记家,不久王丙辰又将辛善言介绍到洪洞县政府教育科科员何志健家里。1942年春天,何志建将辛善言介绍到了青源县太岳中学读书,学习形式政策、人类发展史等方面的知识。在这里,辛善言第一次见到了在党内颇有威望的薄一波同志,这更坚定了他努力学习,跟着共产党搞抗日的信心。
日本鬼子经常到村子里来扫荡,学校没办法正常上课,学校只好将学生们解散。辛善言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上学,成了住校学生。当地的一个抗日组织———“武装工作队”有时也住在学校,辛善言就跟“武装工作队”住在一起,为他们站岗、放哨、送信、贴抗日标语。为了保障辛善言的安全,“武装工作队”给了他两颗手榴弹。觉得有武器特别威风,辛善言天天把手榴弹别在腰上。
有一次,阎锡山的部队到西李村征粮,辛善言从“武功队”那里知道了阎锡山不但不抗日,还和日本人勾结了起来残害共产党,就十分憎恨阎锡山。见到阎锡山征粮队押着车经过,辛善言抽出腰间的手榴弹,对准征粮队掷了过去。虽然只有一颗手榴弹爆炸了,但还是吓得押车的人四处逃窜。
穿越迷惘 成为真正党员
1942年秋天,辛善言考入进山中学(阎锡山创办)读书。一天,一个叫梁化之的山西特务头子到学校来训话,反复询问学生们:“你们中间有没有共产党,谁是共产党?”
15岁的辛善言听了梁化之的话后,心里有些害怕,以为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暴露了。其实,那时候的辛善言并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共产党,只觉得自己到根据地上学,给“武功队”放哨、送信,炸阎锡山的征粮队,而这些活动都与共产党有关,自然而然就把自己归到了共产党员的行列。这以后,他以生病为由回了家,就再没去进山中学上学了。
1943年春天,辛善言的姐夫已经是浮山县山区区长,他知道辛善言好学,就给辛善言画好了路线图、写好接头人,让他去找熟人帮忙。之后,辛善言顺利地被介绍到了太岳第二行政干部学校学习。在这里,辛善言进一步明白了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必要性。由于表现积极,三个月后,辛善言被发展成为了学校仅有的两名共产党员之一。毕业以后,辛善言被分配到第太岳二专署财粮科,负责粮食的收集、保管工作,并把自己的名字――辛绍欲改成了如今的辛善言。
辗转异乡抗日
1943年秋天,日本鬼子又发起了大规模扫荡,地方机关为了避免人员伤亡,就临时进行分散转移,辛善言和4位同事只得躲进青城县青城行政村的一个窑洞里避难,窑洞里又阴暗又潮湿,晚上只能睡在玉米杆上。
一天早上,辛善言他们听到两边山头上都传来了日本鬼子不断开枪向山下射击的声音。晚上的时候,一个声音高喊了起来:“日本人走了,快出来吧!”。一个同事告诉辛善言说:“是汉奸在喊,大家别相信。”有的群众不知道是汉奸在高喊,以为日本人真走了,从躲藏的地方走了出去。没过多久,在窑洞里的辛善言他们就听到了阵阵惨叫声。再后来,外面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一点声音也没有,辛善言他们这才走出了窑洞。
辛善言等人回到村子里后,发现村子里到处都是一大堆、一大堆被刺刀刺死的百姓。一天一夜滴水未沾的他们,到了一户老百姓家里(老百姓去外面避难了,家里没有人),他们就拿了点粮食来做饭,把身上带的粮票压在了放粮食的地方,作为对老百姓的补偿。饭刚做好还没来得及吃,日本鬼子又找了来,辛善言和同事们不得不又去别的地方。
就这样一路急赶,辛善言和同事们走到了冀氏县南江村,总算在一户老百姓家里吃上了饭。这一路上,除了在路边沟渠里喝过一点水,他们两天两夜都没有吃过一口饭。
辛善言后来辗转到了在浮山县山区区公所,姐夫把他介绍到了杏树村,认识了当地民兵,还和民兵们建立了不错的关系。民兵们跟辛善言也很投缘,送给他两个手榴弹当武器。
后来,村里接到情报,日本鬼子要袭击村庄。辛善言很着急,连夜和一个民兵队长发动群众转移到野外。等日本鬼子撤退后,村民们又才各自回到家中。20多个不愿转移的群众,全部惨死在了日本鬼子的枪口下。看到惨死的百姓,辛善言心里真是又痛又恨,这让他想到了去夺敌人的枪来杀敌人。
为了得到枪,辛善言埋伏在15米高的公路(从洪洞县到安寨县的交通要道)坎上,等待汉奸和日本鬼子出现。他守了整整两天,也没等到敌人出现。辛善言的姐夫知道那里经常有敌特出没,一个人行动会很危险,就把他叫了回去。姐夫还告诉辛善言,曾经有个民政助理员在那里被日军杀害了。
不久,国民党军队发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准备进攻延安,途经洪洞县。共产党16团军队奉命前往保卫延安。敌军经过韩梁,进入了16团和当地民兵的包围圈。这次战斗共炸毁敌人30多辆军车,歼灭敌军600多人。
战斗取得胜利以后,老百姓备受鼓舞,编了个顺口溜:一个排长长得膘,得了鬼子一把东洋刀,站在道旁小坡顶,阻挡鬼子往上冲,鬼子散逃露出口,就披刚刀砍掉头,露一个砍一个,一连砍掉七八个…….
为战斗 开荒种粮
1944年春天,河南很多地方都遭受了蝗虫灾害,许多百姓都逃难到了冀氏县根据地,专署机关每人每天都节约出2两粮食给难民,由于粮食不够吃,只得去采野菜,排队平均分配稀饭,煮饭剩下的锅巴也没有浪费,分给了那些饭量大的同志。
为了响应毛泽东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解决根据地群众生活,准备充足战争粮食储备,根据地开始开荒种谷子、种蔬菜。在一次劳动中,一根3厘米长的刺,穿进了辛善言的右手臂。当时根据地的药品紧缺,没能及时上药,伤口很快就感染了,还发起了高烧,很快辛善言就昏迷了。分区的医务人员给辛善言服下了药物,处理了伤口后,他才康复了,但至今仍有1厘米长的刺残留在他的手背。
1944年夏天,阎锡山的一支部队占领一大片根据地,为了收复失地,772团前往和尚格堆山与阎锡山的军队作战,辛善言和根据地同志一起到和尚格堆山,为772团搞后勤供应。辛善言等人刚到772团,日本鬼子就从后面跟踪而至。阎锡山的部队和日军对772团形成了包围。经过一夜的激战,辛善言和772团的战士们才突出了重围,歼灭了大部分敌人。
1944年冬天,辛善言去洪洞县韩梁村检查粮库,要经过敌人据点,为了躲避敌人,只得晚上行路。天亮时辛善言到了锅盆村,由于平日群众工作做得好,老百姓们对他都十分热情,知道他是共产党,老百姓都称他是“咱们的人”,积极帮他带路躲过敌人的封锁线。
抗战胜利 寄语后代
1945年春天,共产党军队开始了全面抗日反攻,772团开始攻打苏布镇敌人据点。
在洪洞县左壁村,当地民兵通过蹲点观察,了解到了日军的一个疏漏,准备对日军进行突袭。辛善言得知民兵要突袭日本鬼子时,就积极地去动员群众帮助民兵运送炮弹。一切准备就绪后,民兵们趁日军中午吃饭疏于防备,爬上了敌人的碉堡,缴了站岗日本兵的枪,全歼了所有日军,缴获了10多枝步枪、1门小炮和一架机枪。
1945年8月份,根据地就传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心里都很振奋,心里那股高兴劲儿难以言表。
采访结束时,辛善言寄语后代,战争胜利来之不易,后代子孙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不管什么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国家的尊严、主权和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应该一切以金钱为准则,一味地向“钱”看。
文/董治谋 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