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忠魂耀千古
(编辑:admin 日期:2014年05月02日 浏览:次)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卓越的人物,有如群星灿烂,其中不乏蒲江人。被正史列传的除了我们经常提到的鹤山书院创始人、南宋理学家、政治家、思想家魏了翁,抗日名将李家钰外,还有并不太为人所知的“三高”即南宋时期的高稼、高定子、高斯得。(详见”蒲江名人”)
高稼、高定子与魏了翁是同胞兄弟(了翁过继到魏家,从魏姓),高斯得是高稼之子。他们生活在南宋时期的多事之秋,爱国忧民,颇有建树。其中高斯得官至兵部尚书、副宰相,高定子官至参知政事,这是蒲江仅有的官职相当于当今国务院副总理的历史人物。 高稼生于南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历任四川成都、三台、荣县、阆中、广元及陕西洋县、略阳等地的地方官。高稼虽为文臣,而具将帅之才,当时“文臣在军中者,唯稼一人。”他生平慷慨有大志,气度恢弘,视钱财为粪土。在任绵谷县(今广元市)县令时,遇荒年,上司官府置人民生死于不顾,高稼却自己捐钱买谷,救活了很多人。他在利州提点刑狱兼沔州(今陕西略阳)知州任内,值蒙古兵进逼汉沔,高稼亲临战阵,数次率兵抗击,为保卫四川屡建功勋。南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派其子阔端亲自率师数十万,大举进攻南宋,强敌濒临,川陕防线之南宋官员和将领纷纷逃离,唯高稼一人挺身而出,置亲友的劝告于不顾,率兵为守卫国家而浴血奋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以身殉国。噩耗传来,闻者莫不痛哭流涕。 高定子、高斯得身居高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为国家安危和人民幸福奋斗终身,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高稼、高定子与魏了翁是同胞兄弟(了翁过继到魏家,从魏姓),高斯得是高稼之子。他们生活在南宋时期的多事之秋,爱国忧民,颇有建树。其中高斯得官至兵部尚书、副宰相,高定子官至参知政事,这是蒲江仅有的官职相当于当今国务院副总理的历史人物。 高稼生于南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历任四川成都、三台、荣县、阆中、广元及陕西洋县、略阳等地的地方官。高稼虽为文臣,而具将帅之才,当时“文臣在军中者,唯稼一人。”他生平慷慨有大志,气度恢弘,视钱财为粪土。在任绵谷县(今广元市)县令时,遇荒年,上司官府置人民生死于不顾,高稼却自己捐钱买谷,救活了很多人。他在利州提点刑狱兼沔州(今陕西略阳)知州任内,值蒙古兵进逼汉沔,高稼亲临战阵,数次率兵抗击,为保卫四川屡建功勋。南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派其子阔端亲自率师数十万,大举进攻南宋,强敌濒临,川陕防线之南宋官员和将领纷纷逃离,唯高稼一人挺身而出,置亲友的劝告于不顾,率兵为守卫国家而浴血奋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以身殉国。噩耗传来,闻者莫不痛哭流涕。 高定子、高斯得身居高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为国家安危和人民幸福奋斗终身,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