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可持续发展 打造国际接轨的生态工业基地

(编辑:admin 日期:2013年12月02日 浏览:次)

经济要发展,工业挑大梁。在县委确立我县新形势下“绿色蒲江·生态新城”功能定位和“三基地一新城”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依托我县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壮大工业经济规模,成为推动我县工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所在。

按照新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要求,我县工业发展将依照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创新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全面启动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建成省级开发区,打造国际接轨的生态工业基地。

围绕定位理清思路

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

“发展生态工业,就更加注重对全县生态优势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打破了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避免陷入先发展后治理的尴尬境地。” 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生态工业能很好地实现工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最终实现我县工业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该负责人介绍到,我县将以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目标,坚持高端化、国际化发展,重点发展机械产业、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突出电动工具制造、包装印刷专用设备、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医药制造业等重点发展领域。要以我县包装印务作为全省新型工业化重点培育基地为契机,加快优化提升包装印务产业,改造提升食品产业。同时,加快推进“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和“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建设,做好创建省级开发区的各项基础工作。依托工业园区及特色产业园,推进产城一体、园城同步发展,深化寿安新城示范点建设。力争在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120户,实现工业增加值达39.7亿元,年均增长18%。 

加快机械制造业发展

打造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园

就在三年前,我县开启了与德国企业合作的历史。世界500强德国博世的“三驾马车”相继选择在蒲江发展,并且发展迅猛,博世包装从租用厂房到自建工厂、博世电动第二条生产线也投产在即、博世包装中国研发中心挂牌,博世从制造到研发端几乎全部搬到了蒲江。博世的成功,为德国企业落户我县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更让蒲江打造与国际接轨的生态工业基地底气十足。

据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县将紧抓外资西移和全市制造业功能逐渐向第二三圈层外溢的契机,主动承接外资和一、二圈层制造业转移,突出重点细分行业,对“印务包装机械、电动工具、输变电设备、医疗器械”等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前景好的细分产业,发展特色化产业集群;着力加强技术创新,依托博世包装亚太研发中心、东骏激光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建立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高端精密机械制造产业联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建设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依托博世包装、博世电动等世界500强德资企业和德中商会等专业中介机构,积极引进德资企业和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基础零部件、工艺辅具和适宜专业化发展的配套产品制造企业,形成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采访中,该负责人表示,我县计划在5~8年内完成合作园起步区开发建设1750亩,形成德资独资、合资为主等100余家德资企业聚集,实现产值80亿元以上,税收6亿元以上,力争早日建成“东有太仓,西有蒲江”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的典范。

推进产业规模发展

促进生物产业提质升级

新朝阳位于县城工业区,是一家专注于有机、绿色农业生产投入品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国内乃至全球首家、也是迄今唯一一家能够全面满足有机农业生产的全程植保服务供应商。公司的产品将为我县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有机农业基地提供技术保障,很好地解决了生产中由于投入品配套不完善而给有机、绿色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难题,在满足我县茶叶、猕猴桃、柑橘等农产品按有机、绿色种植标准生产的同时,恢复农业生产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除了新朝阳,还有永安制药、伟辉生物等企业都是充分利用我县的柑橘、茶叶等优势资源作为重要原料,提取和制造高附加值产品。”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生态工业发展将依托全县及周边良好的生态资源,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生物企业,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生物产业提质升级。重点依托优质柑橘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生猪基地等优势,大力发展以生物制药、保健品和化妆品原料为主的天然产物提取加工业,走集中化和差异化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鼓励企业加快产品研发与创新,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机制,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向大企业、大集团聚集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关联度高、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生物产业集群。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提升绿色食品竞争力

近年来,以优质茶叶、水果、生猪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在我县蓬勃发展,拥有了“蒲江雀舌”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国家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基地,已获得了“蒲江雀舌”、“蒲江猕猴桃”、“蒲江杂柑”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家,获专利授权35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名牌产品8件,省著名商标10件,实现了品牌价值与农业发展的互动共进。

目前,在县城工业区形成了休闲食品、饮料加工基地;在寿安工业区积极打造川西畜产品加工基地;在成佳茶叶加工区形成了以“蒲江雀舌”为主的绿茶加工企业集群。先后引进了世界500强联想集团、中央储备肉冷库、蜡笔小新等一批重大项目,初步形成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配套产业集约集群发展。

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县将坚持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以食品制造和酒、饮料、精制茶制造等为重点,培育食品研发、加工、物流、贸易等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食品制造业竞争力。首先要依托“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优质杂柑基地”等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富有蒲江特色的绿色食品、专用营养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食品体系。其次要延伸食品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的研发、加工、物流、贸易等高端环节,推动食品产业链条向食品文化、食品创意等方向拓展。最后还要提升产业集群集约发展水平,不断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全面提高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通过承接先进技术或资本重组进一步改造提升绿色食品产业,最终实现食品产业企业达165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家,实现产值31亿元以上。

 


网友评论:


返回前页 返回